首页 >  书香 >  正文

冬至如年说饺子

分享至

“冬至大如年。”在土默川农村有个方言叫“时分八节”,冬至就是八节之一。冬至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一阳来复气回新”,阳气逐渐转旺。“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尽管从冬至开始进入了最寒冷的严冬模式,但人们已经聆听到了春天回归的脚步,春回大地就是阳气由幽深的九地升到地表,就是生机即将在不远处的时空里摇曳生姿。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冬至确实就是年。周代以冬至建子春,新的一年从这一天开始,商周时冬至的前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为旧岁终结之日,冬至就是现在的春节。冬至被称为冬节和亚岁,有的地方保留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习俗,还有的地方要宴饮聚会来庆祝。美食当然是冬至节不可缺少的:“上海吃汤圆、苏州人吃馄饨、杭州人吃年糕……咱们土默川农村这一带当然是吃饺子了,不然“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农村乃到城市,冬至吃饺子几乎就像中秋吃月饼一样,已成为一个很普遍的节俗。

在土默川农村,人们管饺子叫“扁食”。人们形容吃得好会说“想吃不想吃就是那扁食圪蛋”,我开始以为是根据饺子的形状取名的,后来才知道饺子在蒙语中发音是“扁食”。但说也奇怪,在江苏、湖北、安徽等南方地区的农村,人们也管饺子叫“扁食”。我想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扁食是饺子古老的汉语叫法,在元代被蒙古语借用来称呼饺子并在大江南北传了开来,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另一种可能是蒙古语称呼饺子为扁食,在元代这个蒙古语词汇广为流传开来。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其实饺子最早就是由馄饨演变而来。据说饺子最早被称为“月牙馄饨”“偃月形馄饨”等。人们吃饺子时连汤带饺子一起吃,到后来人们懂得捞出来放在盘里吃。到了宋代,饺子有了“角儿”这种形象的叫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的市场上有“水晶角儿”和“煎角子”,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凡御宴至第三盏……双下驼峰角子”,说明当时饺子的品种很多。“角子”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清代,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冬至》云:“预日(冬至前一天)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说明人们包了饺子来祭祀祖先。清末徐珂编《清稗类钞·饮食类》云:“饺……中有馅,或谓之粉角。北音读角为矫,故呼为饺。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水饺。”说明了饺子叫法的来源。

小的时候最爱看父母亲给我们兄妹做饺子吃的过程了。父亲从凉房的大瓮里切一块羊肉回来,红白相间的羊肉看着就挺馋人的。父亲把肉仔细地剉成馅儿,再在案板上来回剁,发出“噔噔噔”急促的声响,看着父亲剁馅的动作我们的口水直往肚里咽。这个时候母亲已准备好面在一旁饧着,同时也切好了胡萝卜馅和葱花,把肉和萝卜拌在一起,母亲娴熟地在馅里撒上葱花、干姜面和盐等调料。如果是羊肉馅要放花椒面儿,如果是猪肉要放大料面儿,再往馅里倒上金黄色的胡麻油,顺着一个方向用筷子在盆里搅动,并分几次加一些水,使饺馅既黏又有水分。

饺馅拌好之后,该包饺子了。这个时候母亲一般干难度较大的擀饺子皮,她把饧好的面在案板上像变魔术一样搓成一个圆圈,再揪成均匀的小面团,在案板上搓成小圆球,然后一个个取来,用擀面杖飞快地来回擀,圆圆的饺子皮如同蝴蝶般从擀面杖下飞出来。我们和父亲包饺子,饺子有好多花样,父亲爱包省时省工的元宝饺子,母亲则教我们包过耗子饺子、花边饺子,包到最后皮多馅少时,又会包各种花样的饸子,就是两张饺皮包上馅,边上捏出各种花边来。逢年过节时,要把钢镚儿洗净包在饺子里,谁吃出来钢镚儿就代表有福气,为了吃到钢镚儿,我们常吃得快撑到嗓子眼了。后来我知道,这个图吉利的吃法其实明代就有,据明代《酌中志》中记载,当时宫廷里正月初一五更起吃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

看饺子下锅是件有趣的事情。土默川农村用的是大铁锅,煮饺子得往锅里舀半桶水,在大锅里煮饺子真是碗大汤宽。锅里的水沸腾之后,冒起了一串又一串的白气泡,母亲这时一边往锅里下饺子,一边让我们兄妹猜谜:“从南飞来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猜这是做甚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煮饺子”。饺子煮得都浮到了水面上,锅里的水翻滚如珍珠跳盘,再煮一会儿母亲会捞出一个饺子让我们尝熟了没有。饺子嘛,只要水开了翻滚一会就肯定熟了,让我们尝基本上是“一尝就熟”,因为我们早已抵不住美食的诱惑。

现在人们吃顿饺子是很随便的事儿,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吃上饺子可难了。那个时候过年能吃上几顿饺子是看一户人家穷与富的标准,从除夕到初五能吃上饺子就是好人家。中等人家一般除夕、初一、初五要吃三顿饺子,但再穷的人家除夕晚上也要吃上一顿饺子。肉不多咋办?多放点胡萝卜馅就是了。那个年代土默川农村吃的饺子馅儿多是羊肉胡萝卜馅的,如果馅儿全是羊肉的,当地人叫“尽肉饺子”,能吃上“尽肉饺子”的那可是家境相当好的人家了。其实,这种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从明清开始就有了,徐珂《清稗类钞·饮食·京师食品》里说“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日煮饽饽”,这和我们土默川流传的风俗是一样的。除夕夜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的。年三十晚上在夜里十二点以前包好饺子一家人就开始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开始煮饺子迎新年,这个时候“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在土默川农村,过去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不是特别流行。我想是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太穷了,只有过年和正月才舍得吃饺子。后来包产到户之后人们越来越讲究,冬至也吃饺子了,因为人们吃得起饺子了,俗谚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饺子夏至面”。其实不光是冬至,只要逢年过节人们就想起这寓意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饺子了,比如“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头伏饺子二伏面”。在吃饺子的时候再喝上二两更美,有道是“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还有一句谣谚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的”,原来快乐和幸福很简单。

如今吃上饺子是件挺容易的事情,饺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去一些饺子馆里吃饭,饺馅儿名称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我没有吃出儿时的味道,吃出儿时的温暖。那热热闹闹包饺子的情景,那热气腾腾煮饺子的场面,仿佛就在并不遥远的昨天。

冬至时节,吃过妈妈煮的饺子,不止是温暖一冬,而是温暖一生。

(本文节选自《时令·时节·时光:殷耀散文自选集》)

《时令·时节·时光:殷耀散文自选集》

殷耀 著

新华出版社 2021年7月

ISBN:978-7-5166-5635-8

定价:89.00元

责任编辑:李艳霞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