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快讯 >  正文

资金面面露紧色 债市“笑脸”不再

2019-05-14 18:42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张勤峰

分享至

周二(5月14日),债市在连续上涨后陷入调整,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跌0.09%,10年期国债活跃券成交利率上行约2bp。分析人士指出,资金面趋紧与汇率波动共同打压债券市场做多热情。

周二债券期现货市场双双小幅下跌。中金所国债期货全线回调。截至收盘,10年期期债主力T1906合约跌0.09%报97.290元,5年期期债主力TF1906合约跌0.08%报99.175元,2年期期债主力TS1906合约跌0.04%报100.065元。银行间市场上,主要利率债收益率上行2bp左右。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90205全天成交超过700笔,尾盘成交在3.74%,上行约2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180027尾盘成交在3.28%,上行1.5bp。

周二央行增量续做到期MLF,但不改资金面趋紧态势。银行间市场上1个月及以内各期限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全线走高,其中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上行25bp报2.41%,DR007上行12bp报2.63%,DR014和DR021也分别上行10bp、9bp。

交易员表示,资金面趋紧成为制约债券市场上涨的一项重要因素。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较快,也不利于人民币债券继续上涨。目前来看,外部环境出现一些变化,市场预期有调整,但经济基本面没有根本性变化,加之近几日债市已累积一定涨幅,短期继续上涨难度有所加大,利率波动可能加大。

责任编辑:郝梦圆
相关推荐
  • 海外资本将成为中国债市重要力量

    海外资本将成为中国债市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市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境外投资者已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中国债券的投资。当前形势下,中国债券对境外投资者仍具备吸引力。首先,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风险较小,打消了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顾虑。
    2019-04-01 13:43
  • 纳入国际主要指数 中国债市开放更进一步

    纳入国际主要指数 中国债市开放更进一步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国际主要指数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指数的代表性和吸...
    2019-04-01 13:42
  • 债市早盘大涨 10年期债主力涨逾0.3%

    债市早盘大涨 10年期债主力涨逾0.3%

    ​受风险偏好回落影响,8日早盘债券市场大涨,国债期货多数高开,10年期主力合约T1906涨逾0.3%;现券方面,10年期利率债收益率下行3-5个基点不等。
    2019-03-08 09:31
  • 10年国开债活跃券利率上行逾5BP 创年内新高

    10年国开债活跃券利率上行逾5BP 创年内新高

    ​4日早盘,债券市场大跌,代表性的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80210收益率一度触及3.77%,较前收盘价大幅上行5.5个基点,创年内新高,目前徘徊于3.76%附近。
    2019-03-04 12:11
  • 未来五年 我国债市料迎约8000亿美元海外资金

    未来五年 我国债市料迎约8000亿美元海外资金

    人民币债券、A股进入全球主要指数,是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融合的重要一环。未来五年,投资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流入规模将达7500亿至8500亿美元,海外投资人在中国债券市场上的持有量占比将攀升至5.5%-6%。
    2019-02-19 08:09
  • “熊猫债”指引发布加快中国债市对外开放

    “熊猫债”指引发布加快中国债市对外开放

    近期,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对外发布《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试行)》,这将促进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业务规范发展,提升银行间市场开放水平。
    2019-02-09 18:39
  •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亲自为中国债市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亲自为中国债市"站台路演" 称将有三大举措出台

    1月17日,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在京召开,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安全高效、具有深度广度的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
    2019-01-17 11:46
  • 债市交易设施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境外机构将可通过彭博终端参与中国债市

    债市交易设施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境外机构将可通过彭博终端参与中国债市

    29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显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彭博公司合作项目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双方通过交易平台连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项目将正式启动。
    2018-11-30 07:4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