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央行朱隽:金融科技“双刃剑”影响货币政策

2018-11-18 08:30 来源 : 上证报APP·中国证券网        作者:张琼斯

分享至

(原标题:人民银行朱隽:金融科技使市场对利率反应更灵敏 但可能削弱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11月17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举办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 上表示,金融科技发展促进了金融业创新,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但在监管、公平、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方面,也带来了重要挑战。如何通过加强规则制定以应对监管套利,如何在鼓励创新提高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如何妥善化解金融稳定的风险、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这都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朱隽表示,金融科技发展将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传导方面,金融科技发展将加剧金融业竞争,使市场对利率的反应更加灵敏,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随着技术进步,无形资产占公司资产比重不断上升,可能会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金融科技也可能通过算法技术及时调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使价格变化更加频繁,从而对通胀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监管套利方面,朱隽分析,一般认为由于监管的不充分,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监管套利问题。比如科技公司虽然也像传统金融机构一样提供期限转换、信用转换等服务,但不像传统银行业需要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今年在欧洲推出了开放银行业的规定,要求银行分享金融数据,而这个要求并不适用于大型科技公司,这就使得后者在获取和分享数据方面和银行享有不对等的监管待遇,从而产生监管套利,获得竞争优势。”

朱隽指出,科技行业天生具有赢者通吃的属性,伴随着其不断壮大,可能会形成寡头垄断,反而不利于竞争。同时,在大型科技公司确立垄断地位同时,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或少数公司手中,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从而带来潜在的社会和政策的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至少一半可以归结于科技行业的发展。

在金融稳定方面,朱隽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对金融稳定产生深刻的影响,金融科技提供的金融产品规模效益明显,大型科技公司具有大而不能倒的性质,为金融机构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同时还在发挥金融机构的潜在作用,其平台越来越具有系统重要性。

“而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一般经验不足,面临市场冲击时可能会出现羊群效应,放大金融体系的周期性。另外,这些大型科技公司一般实行混业经营,个别公司已经具备控股集团特征,增加了跨风险、跨市场、跨领域传播的可能性。如果这些企业长期游离在监管之外,也不受金融安全网保护,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朱隽说。

责任编辑:张怡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