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正文

融通债券基金经理王超:债市调整或将提供二次“上车”机会

2018-08-30 21:38 来源 : 上证报APP·中国证券网        作者:赵明超

分享至

最近债券市场遭受调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8月3日的3.4567%上行15个BP,至8月29日的3.6101%。融通债券基金经理王超认为,目前投资者对各种悲观的因素反应过度,担心通胀压力、担心地方债放量供应及担心9月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市场也因此而大幅调整。

不过,王超分析,从央行的操作来看,其在最近两周的投放力度明显加大,表态要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这意味着央行仍有动力维持货币的合理宽松,预计未来货币利率将比最宽松时期有所收紧,但仍维持在相对宽松状态。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在低位稳定,期限利差和品种利差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而融资收缩导致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最终或将推动债券收益率下行。因此,王超认为,近期债市调整或将有望迎来第二次“上车”的机会。

据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止8月28日,融通债券已经实现了6.86%的收益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上涨2.6047%。融通债券在76只同类基金(银河分类3.2.5 债券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中,位居3/76。

王超表示,今年年初看好债券市场,并且在今年上半年提升了久期,配置了长久期利率债和高资质信用债,这是带来融通债券可观收益的原因。

回顾今年上半年,王超看好债市的原因是年初受春节错位因素影响,大家对经济改善存疑。1月新增社融总量为3.06万亿,同比少增6367亿,为近三年的最低水平,这说明经济动能不足。此外,资金面比预期宽松很多,导致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行。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 债市:或道“天凉好个秋”

    债市:或道“天凉好个秋”

    三季度债市通常易跌难涨。今年7月以来,债牛踌躇不前,先盘后跌。机构研报称,当前供给压力突出,宽信用预期升温,通胀担忧抬头,致使供需关系走弱,债牛“绊脚石”不少,恐难逃季节性规律,债市收益率可能由前期流畅下行转为震荡盘整。
    2018-08-29 08:13
  • 大券商自营业务弱市不弱 债券、衍生品驱动投资收益逆势增长

    大券商自营业务弱市不弱 债券、衍生品驱动投资收益逆势增长

    2018年各大券商半年报正在陆续披露,受行情低迷影响,多数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不过,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为代表的龙头券商自营收入逆市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自营业务中传统的权益投资被淡化,多元化、策略型投资被越来越多提...
    2018-08-28 07:54
  • 债市月内两现技术性违约 部分主体被指短期偿债压力大

    债市月内两现技术性违约 部分主体被指短期偿债压力大

    近期,债券违约事件再度出现,部分公司发生“技术性违约”,也让市场对融资主体的偿债能力产生一定的担忧。
    2018-08-28 07:45
  • MLF投放缓释压力 债市料维持震荡

    MLF投放缓释压力 债市料维持震荡

    受央行意外开展1490亿元MLF影响,债券市场情绪有所好转,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价格24日接近95元,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也重回3.60%附近。
    2018-08-25 08:42
  • 债市料转向偏弱震荡

    债市料转向偏弱震荡

    周三(8月22日),债券市场继续企稳,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12%,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2BP。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市场逐渐消化利空因素,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企稳反弹的迹象,但宽信用政策加码、供给压力增加及滞胀预期等仍在继...
    2018-08-23 08:22
  • 债券或迎来“熊市陡峭化”行情

    债券或迎来“熊市陡峭化”行情

    7月底“宽信用”政策导向确立之后,债券市场对信贷增速和社会融资增速的预期开始回升,与此同时,通胀预期也在悄然升温。传导机制在于从社会融资供给来看,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资金一方面来自于存款类金融机构表内信贷,其资金来源支撑...
    2018-08-23 08:00
  • 债市转向震荡 短期难有大行情

    债市转向震荡 短期难有大行情

    8月21日,债券市场呈现震荡走势,期债涨跌互现,现券持稳居多。市场人士表示,流动性边际收敛和供给压力仍制约债市上涨,风险偏好提升也构成不利影响,短期看,债券市场恐难有大行情。
    2018-08-22 08:13
  • 基本面利好债市 基金精选个券获取稳定收益

    基本面利好债市 基金精选个券获取稳定收益

    虽然偶发的违约事件不时给债市带来扰动,但不少基金经理依旧看好债券市场。此外,部分企业可能在经济波动和融资收缩过程中受到影响。业内人士认为,在筛选标的时应重视防范信用风险。
    2018-08-20 08:23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