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金融领域的强监管,对评级机构的管理也正在加码。《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针对证券评级机构存在的评级虚高、评级泡沫,未能有效揭示信用风险等突出问题,今年年度证券评级机构常规现场检查工作将于下周正式启动。
“按目前流程,评级机构已经先自查一个月,6月25日相关部门将正式开始检查工作。”北京某评级人士向记者表示。据他透露,本次检查对象包括全部开展业务的持牌机构,旨在提高评级执业质量为主要目的。“这或与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不少违约事件有很大关系。”该评级人士表示。
债券信用评级是以企业或经济主体发行的有价债券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大多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所发行某一特定债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并标示其信用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级,是为投资者购买债券和证券市场债券的流通转让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由于当前我国的债券评级主要为发行方付费,这也就意味着评级方如果不给出较高的评级,发行人是不愿意买单的。“这必然导致目前债券市场评级普遍‘虚高’的现象。”上述评级人士坦言。在他看来,长久以往下去,债券市场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从今年违约的债券来看,评级最低的为AA级,投资者会出现一种情绪,AA评级相当于最低评级,说违约就违约,评级严重失真。”该评级人士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部门即将开展的联合检查正当其时。“当前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评级混乱,导致市场资金无法区分优质资产。这将直接导致市场失灵,资金无法选择就只好观望,从而导致流动性缺失。”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对证券评级机构采取了26次行政监管措施。记者查阅证监会相关公告发现,包括鹏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在内的所有开展证券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均曾受到处罚,无一遗漏。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