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雾环保、丹东港、上海华信……今年以来,公司债违约时有发生,此类事件会否常态化、会否引发进一步风险,成为当下市场关注度极高的问题。
不过,在受访的券商人士看来,优胜劣汰是市场作用的一种体现,违约情况发生并不意味着债券市场发展不健康。他们认为,造成今年以来公司债违约个案“明显集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2018年是兑付高峰期、部分企业经营不善等问题在去杠杆过程中加速暴露等。从券商角度出发,在当前不断完善的风控管理机制下,相关风险可控,市场无需过度担忧。
债券违约仍是局部现象
根据Wind统计,截至5月24日,今年以来交易所债市已有8只公司债违约,违约金额合计72.24亿元,包括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等。
“到目前为止出现这种情况都是比较正常的。”在评价今年以来涉及上市公司的债券违约事件时有发生的现象时,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表示。
高挺说,从目前来看,债券违约情况还是局部的,大多数都处于非常低频率的信用债方面。“从市场整体的角度出发,还没有看到非常高的风险,对于是否会从局部开始向整个债券市场蔓延这点,我不是特别担心。”
一批市场人士也持类似观点。华南某大型券商的质控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爆发的公司债违约案例,相对于发债公司总数来看,占比是很小的。造成爆发“明显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司债兑付期的集中。
“2015、2016年公司债市场增长迅猛,这些债券的期限大多在3年以下,这就导致了兑付期集中在今明两年,假设违约率是固定的,那么当基数大了,自然就会发生违约事件,这是很正常的。”
企业财务问题在去杠杆过程中加速暴露,则是造成公司债违约时有发生的另一原因。“这两年金融去杠杆在不断深入,一些扩张过快或经营不善,或经营不错但现金流紧缺的企业,发债更加难了。从目前来看,出现债券违约的大致都是这类企业。”该人士认为,这种债券违约并非无序,在未来也将常态化,但仍属正常现象,风险是可控的。
另一大型券商固收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交易所债市比银行间债市发展得晚,一旦发生违约情况,更容易因为“新鲜”而受到市场关注,但其实其整体违约率并不高,市场不必过于担忧。
一组数据或可成为佐证:仅以深市为例,截至目前,深交所公司债发债企业达878家,已兑付金额合计达6194.41亿元,而迄今深市发生违约公司债的金额仅17.5亿元,违约金额占总托管量之比约0.1%。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信用风险事件的出现将推动市场各方更加注重对投资人权利的保护,长期来看,对投资人、对交易所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都是有利的。
风控机制成为重中之重
不过,风险可控,并不代表没有风险。在实际操作中,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受访人士表示,在当前机构的风控管理机制下,对债券风险防控的信心还是颇足的。
华南某大型券商的质控部门负责人坦言,其所在机构对债券风险管控分事前、事后两步走。事前即是债券申报和发行之前,券商作为主承销商会做尽职调查,内容包括公司组织架构,通过实际控制人和公司管理层访谈了解公司风格、战略,了解公司财务和经营情况等。
据介绍,在债券发行之后,公司会继续进行存续期管理和风险监测。从机制上,一方面,由项目组持续跟踪监测发行人;另一方面,由公司资本市场部从大层面统筹后续管理,两方在互相独立的同时,互相协作和监督。公司会按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进行动态监测,每年对发行人至少回访一次。资本市场部会及时掌握最新业务政策,并组织培训。同时,公司会根据交易所的相关业务指引,以更细化的指标,设立“关注池”,凡是涉及关注类、风险类、违约类等的,只要触发条件,就会强制“入池”。入池之后会增加对其进行风险监测的频率。
此外,通过外部软件支持对发行人的财务情况等进行持续监控,也是该公司进行有效风控的方式之一。
以另一综合大型券商为例,据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立项方面,公司早在2015年三季度末便起草了立项标准,要求高于外部监管标准。同时,风险管理体现信息化——上线持续督导系统,定期对债券还本付息等信息自动提示等。在承做过程中,如果发行人风险较大,公司会设计交叉违约条款,具体针对一些财务指标对发行人进行约束,并在持续督导中密切关注。
“在持续督导阶段要抓重点环节,比如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我们要求发票、合同、转账凭证都需要归档,具体放款流程是发行人先向券商申请、项目经理审批之后提交OA系统内核审批、出具同意放款通知才能放款。”该负责人表示。
“就我们公司的经验而言,债券续做项目较多,违约的风险并不是很大。”该负责人表示。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