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

2024-12-23 09:46 来源: 中证金牛座        作者:郑萃颖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此外,近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总量6.24亿吨,累计成交总额423.98亿元。全国碳市场、零碳园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取得新进展。

碳市场做好扩容准备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近日表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碳市场机制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两个履约期完美收官,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活跃程度不断提高,价格机制持续完善。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被纳入碳市场后,2025年全国碳市场的碳配额预计将达到80亿吨,规模进一步扩大。

  生态环境部今年9月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

  继水泥、电解铝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发布之后,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两份新指南,为三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做好准备。

  企业积极布局碳减排工作。首钢集团2024年申请了低碳排放的转炉冶炼方法专利,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并继续投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动开展碳排放管理工作。2024年9月,首钢股份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转让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为公司带来1.4277亿元收入。海螺水泥运营部副部长轩红钟表示,海螺水泥会在节能降碳、绿色环保、清洁能源及低碳水泥等方面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此外,海螺水泥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储能等项目。

  梅德文表示,随着我国碳市场不断发展,其交易规模、交易价格、交易流动性、投融资功能都会有较大提升。

  12月19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宣布联合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编制上海碳价格指数,此举不仅可以更加综合地反映碳市场各交易品种价格水平的整体变化,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评估不同碳减排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从而找到更具潜力的投资标的。

零碳园区建设提速

  资深碳管理咨询师汪军表示,零碳园区可以为各种新兴低碳技术提供示范场景,比如在园区推广使用氢能、绿醇、绿氨、新能源储能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划建设零碳建筑,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

  12月13日,工信部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提出,要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促进工业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实践。今年以来,云南省首批5个零碳园区开展了协同降碳的探索,推动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增加绿电供给,推进碳管理平台建设。

  今年11月,江苏省常州市发展改革委确定溧阳锂享小镇科创产业园等8个园区为首批常州市近零碳试点园区。常州市计划到2026年末,完成10个以上近零碳园区、15个以上近零碳工厂、30个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并对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提供资金支持。

  据了解,我国零碳及近零碳工业园区约200个,占全国工业园区总数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这些园区通过多领域技术集成应用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能源结构转型,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经济增长极。

  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产品碳足迹已全面融入我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建设步伐持续加快。2024年,生态环境部联合15个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计划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政策指引,“十五五”时期,将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与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重点行业率先行动。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了《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表示,相关标准的制定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与方法,帮助企业系统掌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情况,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提升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综合处副处长邢佰英表示,摸清地方和企业重点产品、优势产品碳足迹的家底,能够打通产品碳足迹管理的全链条,疏通产品碳足迹管理过程中的堵点。

培育绿色增长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

  龙头企业在节能减碳领域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

  中国金茂全面推广并优先选择绿色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截至2023年,中国金茂满足绿色标识设计要求的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099.4万平方米,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308个。恒尚节能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推动有条件的新建厂房、新建公共建筑应装尽装光伏系统。江河集团表示,将加大对外销售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异型组件产品的力度,跟进改造和新建建筑应用光伏项目,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文峰近日表示,中国华能坚持以绿色低碳转型为主攻方向,以新能源、核电、水电为转型的三大支撑,优化清洁高效火电发展。“十四五”以来,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量从3000万千瓦跃升至900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我国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国零碳及近零碳工业园区约200个,占全国工业园区总数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这些园区通过多领域技术集成应用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能源结构转型,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经济增长极。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